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疾病 > 正文

最早的精神疾病是,最早的精神疾病是什么

wasd8456 发布于2024-12-07 17:52:26 其他疾病 14 次

  1. 一个人患有精神病,如果自己不知道,别人怎么才能知道他有病呢?
  2. 什么是行为遗传学?

一个人患有精神病如果自己不知道,别人怎么才能知道他有病呢?

区分人的正常与异常有四条标准: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医学标准、社会标准。当一个人知、情、意不协调时,自己缺乏自知力,无法来有效分辨正常与异常。但周围人可根据经验标准、社会标准做出判断,若认为一个人可能精神不正常了,再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医生再根据医学标准做出诊断,有没有***就一目了然了。

***这科面积太广,***都会犯,在气愤失态就已经进入失调,这是正常反应的也进入精神你按得住?好人被整被害被硬禁那种精神失调就更严重了,没得好商量,做好充分的自己准备反击。通常由古至今都是好人死的快,能反得过证明不失败

如果别人能看出来,说明发病很严重了。看您的描述,是在自己琢磨的感觉。建议找专业机构鉴定一下。还有不管什么情况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事实上每个人都最关心的是自己,很少有人总盯着别人看(不排除闲极了无聊的人,离这样的人远些就是了)。

最早的精神疾病是,最早的精神疾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去观察、接触,你就可以大致知道他是不是患有精神疾病😊! 1,他的日常活动是否有异常。比如出现怪异行为,做些正常人无法理解的动作(包括破坏行为或攻击行为),梳妆怪异或蓬头垢面,对外界的刺激没反应,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等。

2,幻听幻视。表现为自言自语、无端失笑、指手画脚、无端发脾气,就像真的有人在他旁边一样!

3,妄想。总有一些稀奇古怪脱离现实的想法主意,而且深信不疑!比如以为周围发生的事都和他有关,别人都在说他坏话或者要伤害他,总是相信自己做了对不起人的事。

最早的精神疾病是,最早的精神疾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突然发生了显著的性格改变。原来很外向突然沉默寡言。

5,情绪失常,情绪改变毫无原因。极小的***也会引起他极大的反应。

以上只是通过简单观察或接触大致做的一个判断,具体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有哪一类精神疾病还需要到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最早的精神疾病是,最早的精神疾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什么是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有个专用的英文名字——“beh***iour genetics”,又被称作心理遗传学。这个学科,有人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说是遗传学的分支。其实,是谁的分支不重要,反正是一个科学研究方向,只要有人研究就有可能发展

一,关于这门学科的界定,大多认为是研究生物基因型对其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看,好像将其归入遗传学更为合适。不少人认为,达尔文是这一问题的最初研究者。但达尔文本人对此并未留下研究记录或发表研究成果。如下的表述可能更为准确——第一,达尔文的确思考过遗传对于动物行为,包括对人的智力的作用;第二,达尔文早期,是多少受到了拉马克“软性遗传”,即获得性遗传思想影响的。不过,他很快否定了拉马克的观点(见文后注解)。 (拉马克)

二,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的焦点在于——个体的行为能力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获得的。最早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的,是英国科学家F.高尔顿(1822-1911)。他研究了当时许多杰出人物的身世,1869 年发表《遗传天赋》一书。他得出结论说,天才人物的家庭成员大多也是天才,而能力也有家族遗传倾向;高尔顿首次用双胎法进行遗传研究,首创许多现代仍在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他首次提出了“优生学”的概念。但也明确指出,拉马克所谓“获得性行为性状”不能遗传。 三,1918年,苏格兰科学家R.A.费希尔试图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论角度,证明基因和环境因素都可影响个体行为,并发表了研究成果。但是从高尔顿开始,科学家们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研究智商和基因的关系,其实没有明确而且肯定的结论。1937年,美国心理遗传学家H.纽曼、F.弗里曼和K.霍尔金格等人,对在不同家庭中养育的同卵双生儿进行研究后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遗传因素对他们智力的影响远远大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美国遗传学家R.普罗明在1980年发表研究报告,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遗传因素对一个人智商的影响顶多只占一半。学界认为,上个世纪中叶,是行为遗传学或叫心理遗传学的学科真正创立时间。 (美国遗传学家普罗明)

四,这门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发育时间较长,且必须寻找同卵双生儿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这是对人进行长期遗传研究遇到的明显严重困难。但动物研究却较易进行对照实验,而且容易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因此,一些科学家转向动物研究,主要有——第一,近亲交配法。在同窝动物之间进行交配,可连续交配20代,这样便获得了一种“纯系”动物,它们的后代在遗传表现上都极相似。1***8年 ,美国遗传学家J.C.德弗里斯和R.普罗明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后报告——在实验动物身上有一种遗传性状,可以影响动物的学习、性活动、嗜酒、攻击、味觉和疾病的易感性等各种行为。第二,选择性育种法。用表现出某种特殊行为特征的动物进行交配。例如用攻击性很强的大鼠进行交配,以研究这种行为的遗传性质。根据遗传理论可以预知,虽然在同一环境中喂养,针对某种行为特征进行选择性育种,但随着各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变得更大时,该行为也变得更加分离。第三,血缘研究法。其理论根据,是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越近,相似品性出现的机会也越多。例如1***8年有人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该病发病率远远超过一般人群。内向性、外向性、活动能力和气质等行为据信也受遗传的影响。关于人类智力差异,则证据并不充分。 (皮亚杰和他的儿童智力发展实验)

五,说到行为遗传学,最大的争论是遗传因素对种族智商差异的影响问题。1969年,美国的A.詹森发表见解说:“在智力测验中黑人和白人得分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种族集团的遗传差别所致。”他的观点,不仅迅速受到界内科学家,还受到包括遗传学其他领域、人类学、生物学界的很多人反对,说他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和智力测验中存在的“有种族偏向的”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这一学科大概用“不瘟不火”来形容比较合适。广义心理学、皮亚杰创立的“智力发生学”等等的研究,反而发展迅速。在这方面,基本有两个共识——第一,智力是被个人的经验和学习(源于生活)塑造过的中枢神经系统(源于遗传)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的混合物。第二,智力水平日益明显地受到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但具有相同社会层次的人有明显的智力差异。在遗传性智力结构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实用的智力功能方面,营养状态教育水平、家庭生活、儿童***、社会稳定等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理论)

注解:法国学者拉马克于19世纪初提出了“后天获得性状遗传”的概念。是指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并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其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并对生物进化有巨大推动作用。例如,长颈鹿是因为要吃到树尖上的叶子,才伸长脖子,并把长脖子遗传给后代的。通俗的说法是“用进废退”。这个观点已被科学证伪。

(图片选自网络)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13965.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