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疾病 > 正文

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是什么

wasd8456 发布于2025-02-22 08:27:33 其他疾病 4 次

  1. 精神疾病有积极意义吗?
  2. 推荐几部与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有关的电影?
  3. 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有积极意义吗?

这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会关注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消极部分,比如说注意力下降、睡眠不良、人际出现矛盾或是社会功能受到损害,但是却往往会忽视,其实任何一种精神疾病,本身也存在积极的一面,能够给当事人一些好处。在心理咨询治疗领域,我们将这些由疾病给当事人带来的好处,称之为“获益”。

精神疾病通常给当事人带来的获益可以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被称作“直接获益”,它指的是当事人通过心理或是精神疾病,直接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或者解脱。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明明精神疾病令人感到非常痛苦,怎么可能还会给人带来某种快乐和解脱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存在这样一个男人,他内心深处存在强烈对女性的攻击和***冲动,自己的意识和道德显然无法直面这种违反社会常规的愿望,所以演化出了一种精神症状——必须独自待在房间中,只要走出家门就会心慌气短,无***常呼吸。从表面上看,这种症状限制了当事人的自由,严重损害了他的社会功能,而且也让他感到痛苦,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存在这样一种精神症状,让他“不得不”留在家里,这样就不用去体会自己面对女性时的那种矛盾和痛苦心情,从而缓解了他内心当中更深层次的焦虑和恐慌。

还有一类获益,我们称之为“间接获益”。这种获益是指,当个体因为处于某种疾病时,人们出于对弱势群体一方的照顾,而给予他特别的优待和好处。这一点相信大家会更容易理解,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因为自己的症状获得了家人额外的关注和照顾,甚至社会的补贴救助,这些都属于间接获益的范畴。比如说,当你发现自己的同事患有抑郁症之后,你可能更容易原谅他在工作上的失误,甚至会替他分担很多工作任务。再比如说,在很多高校,只要学生表现出自己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存在自杀风险学校就会对他们特别关照,甚至降低他们学业考核的标准,允许他们不交作业或是不参加考试

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说,当心理咨询师或是精神科医生真正去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时候,不会仅仅看到他们因为疾病症状所产生的痛苦,而是也会关注他们通过疾病获得了哪些好处。这样才能全面地看待个体真实的问题和状态,也才能更有效地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

感谢悟空兄和江南茶社的邀请,对“江南”有亲近感觉,尤其是茶!

从一班的角度看,我不认为精神疾病于人有任何积极意义,毕竟是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病比较麻烦,西医抓瞎,中医棘手。为何?心病还须心药治,环顾大千凡界,人连自己的心都捉摸不定,遑论为他人处方心药!

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二班的角度看,在某种特殊背景情况下,或许有用。譬如:孙膑装疯保命,唐寅佯狂遁世,李白酒疯戏朝臣,再喝几杯就开唱:我夲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有一个精神病人每天都穿着黑衣服蹲在花园里的一个角落里,不跟任何人交流,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搭理。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的精神科医生也穿上了同样颜色的衣服,跟他一起蹲在花园里,也不与他交流,几天后,他往精神科医生身边靠了靠,说“你也是一个蘑菇?”我想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说起精神疾病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是一部描写精神障碍的人的作品,里面真实的描绘了他们的思维生活。书的题目本身就告诉了我们精神疾病的积极意义。

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这里我要澄清一点,精神疾病同神经症不同,精神障碍患者本身不能意识到自己患病,也没有内心的痛苦感受,痛苦的是他们的家人。而神经症患者,常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患病状态,且内心痛苦。

感谢他们带我们认识了另一个世界

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感知、思维、人格等方面都有障碍,人格的某一方面过于增强且活动脱离现实性。

他们的思维方式跟正常人不同,想到的事情也不同。我记得我在安定医院见过的一个病人,我第一次去他的病房,他走路的方式几乎是“飘”着的,来到我身边以后,很神秘的跟我说,“我告诉你个秘密”,我看着他,然后他就晃了晃他的头,我还是一脸疑惑,“看到了吗?我头上有两个角”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主治医师叫去吃药了,走的时候要出一个门,我就看到他双腿蹲下,蹲着走了出去。

跟***人的接触,能让我们看到大千世界,出了我们这种思想和精神世界以外,还存在另外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对生命和宇宙更产生敬畏之情。

他们让我们了解了另一种存在的可能

正式精神疾病患者的存在,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并认识到这种精神状态。还能了解到,世界上除了正常的精神世界还有异常的精神状态的存在。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学习和治疗,丰富着我们的科研、医疗甚至是***作品。所以,他们的存在是极具积极意义的。

这个问题很奇怪。疾病怎么会有积极意义?我个人理解中,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心理活动的某方面严重偏离了正常人状态。躁狂或者抑郁的患者,容易伤人或自残,是很危险的。思维奔逸的也许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但是没有人会把精神疾病患者的话当真。唯一有可能有积极意义的地方也就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吧。比如绘画,尤其是抽象画。

凡存在必有其意义!所有的疾病都是为了纠正个体的失衡,引导个人回到健康的轨道上。只是世人执着于疾病的表象,而不去探讨疾病的成因。就像《kill me,heal me》中女主人公治疗有多重人格的男主人公时说“我想当你这些人格的沟通桥梁,整个所有人格而成为那个最好的车君”。一帆风顺的人生所得无多,如果能帮助***人一起克服困难,而不是仅用药物压制症状,他将有机会恢复,并成长为一个更强大的人格。

推荐几部与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有关的电影

[惊魂记]2.[火柴人]3.[钢琴教师]4.[危情十日]5.[致命ID ]6.[搏击俱乐部]7.[穆赫兰道]8.[秘窗]9.[发条橙]10.[心灵捕手]11.[[_a***_]碎片]12.[沉默的羔羊]13.[美丽心灵]14.[恋之罪]15.[罗生门]16.[机械师]17.[我脑中的橡皮擦 ]18.[异度空间]19.[飞行家]20.[夜色]21.[一级恐惧]22.[本能]23.[雨人]24.[自闭历程]

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精神疾病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1.生理和心理方面

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关联的,心理因素会导致生理功能出现变化,同样生理功能的改变,也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人的神经系统是可塑的,精神疾病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相互作用,会导致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以在诊断精神疾病时,要注意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是否正患有躯体疾病,如果是生理因素导致心理障碍,当躯体恢复健康了,若仍有后继的心理障碍,就要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认知方面,由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概念的使用、推理的逻辑或自我认知、评价的偏差与失误等会造成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2.社会因素方面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很多,如应激性的生活事件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的阶层、社会的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生存的环境等都是精神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社会的文化、习俗等通过记忆、学习会使人的大脑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它们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导致心身疾病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1923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