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疾病 > 正文

有哪些精神疾病-有哪些精神疾病种类

wasd8456 发布于2024-04-25 06:43:46 其他疾病 105 次

  1. 双向障碍是什么?是精神疾病心理病吗?怎样才能确诊?
  2. 【 常见精神疾病有哪些】?
  3. 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双向障碍什么?是精神疾病心理病吗?怎样才能确诊

双相障碍全称是双相情感障碍,是不折不扣的精神疾病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精神检查和日常观察才能确定诊断

说一说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既往包括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以及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以及双相抑郁所包括的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双相障碍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躁狂和抑郁的交替出现,但很多患者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会表现为躁狂或抑郁之中的一种情感体现,而且双相障碍的患者往往发病年龄更小,躁狂或抑郁的症状表现更严重,与单相抑郁相比较,出现的自残、自杀行为更多、更严重、更无法预料。

有哪些精神疾病-有哪些精神疾病种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双相情感障碍是我国规定的六种重大精神疾病之一,是国家严重精神障碍建档管理的疾病,所以不言而喻,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不是所谓的心理问题

但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存在困难,是公认的误诊率高,漏诊率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修正诊断的精神障碍疾病。曾经美国人做过类似的长程跟踪调查,确诊一个双相患者平均需要7.5年,先后经历3名精神科医生,所以即使在精神医学相对发达的美国,双相障碍也是难以诊断和容易误诊、漏诊的。

那么怎么样去确诊一名双相障碍患者?

有哪些精神疾病-有哪些精神疾病种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做重要的是详细的询问病史,询问对象包括熟悉情况的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精神检查,但即使这样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一名住院患者也往往会在住院期间修订她的确定诊断。

比如不久前有一名患者住院时因严重的***倾向,询问病史时患者和家属都分别否认既往存在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表现,患者既往也曾经在广州诊断过重度抑郁发作,但住院治疗的期间,患者治疗不久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躁现象,所以,家属和患者一定是遗漏了既往的轻躁狂诊断,因为轻躁狂表现本就与正常人差别不大,且持续的时间更短。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出现转躁现象是可以确定患者是双相障碍的,所以一旦出现转躁现象必须立即停服抗抑郁药物,转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

有哪些精神疾病-有哪些精神疾病种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如果之前的躁狂或轻躁狂表现不明显,很多双相患者是会被误诊为单相抑郁发作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关于双相障碍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帮你解答的。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认为,双相障碍是一系列必须成群出现的症状(每次不止出现一种症状),并且症状们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经历发作阶段、症状最严重阶段和恢复阶段。

双相障碍的患者的躁狂或者抑郁的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可能几天,长的能持续几个月。抑郁和躁狂状态会交替在病程中出现,有的人甚至在一天中出现如此交替,被认为是“快速循环型”的发病状态。

双相障碍发作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形成,而躁狂或抑郁的严重程度也会因人而有很大不同。很多患者会分阶段地加速进入躁狂状态,而有的患者会螺旋式地陷入抑郁状态,尽管抑郁的状态也很少是泾渭分明的。

对某些患者来说,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之间的时间段内不会有症状,但有的患者在这两个发作之间的时间段会有前面的发作所遗留下来的症状,如睡眠障碍、正在形成中的急躁、抑郁或轻躁狂的症状。

药物治疗是双相障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疾病的发作期用药种类和分量会更多,维持期会少一些,但是都得坚持持续用药。

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系统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双相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表现为情绪一段时间抑郁,一段时间又突然高涨。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情绪高涨与低落的起伏中,在极端情绪的驱使下,意外***、酒精依赖、药物滥用和***等危害行为的发生率极高。并且,相比抑郁症,双相障碍的诊断难度大,治疗上也更加棘手。不过,经过规范治疗,症状大多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双相型心境障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症,患者性格极端多变,较难与人平和相处,极易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性格中既有难以控制的暴躁,又有无法自拔深入骨髓的忧郁处处如影随形!就好似站在悬崖边上轻生的***者,既挣扎于跳下去的恐惧,又畏惧转过身的重生!

这种歇斯底里的心境,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在精神科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是不影响社会功能的。

双相情感障碍在疾病的表现上存在两种形式(躁狂相和抑郁相),它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病人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时可有***性症状;经常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完全缓解,社会功能恢复如常人。

我们经常遇见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交替出现躁狂和抑郁发作,那么我们通常把双相情感障碍分为Ⅰ型和 Ⅱ型。

Ⅰ型:有躁狂、抑郁发作,躁狂发作严重

Ⅱ型:抑郁发作严重,躁狂发作轻

混合发作: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通常在躁狂或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较少见

快速循环发作:一般是指过去12月中,至少有4次心境障碍发作

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心境是如何波动的

一般我们在诊断这类疾病的时候需要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很多患者来就诊时都会描述自己目前的状态,往往容易忽视以前出现的症状;尤其是双相障碍的病人,因为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表现,在疾病转向期原有病情会减轻,在出现相反的病情表现时可能会让患者误以为自己的疾病完全缓解了,有些病人会在这种情况下减少药量甚至停药,势必会加重疾病的波动,所以在***集病史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关键信息,这对于诊断双相情感障碍至关重要。

双相情感障碍的规范化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如果在急性期,我们主张尽快服用精神科药物。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心境稳定剂+抗***药(口服或肌注),必要时电抽搐治疗(MECT)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心境稳定剂为主,睡眠[_a***_]时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用抗抑郁剂或电抽搐治疗(MECT)

通过急性期的治疗,患者病情会逐渐稳定,但在巩固期坚持服药极为重要

主要治疗药物(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水平不变。巩固治疗的时间: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或混合性发作2-3个月;***心理治疗,防止患者减药或停药。

维持治疗的时间

对于维持治疗的时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作为医生我有一些建议提供给这样的患者;对于多次复发者,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2-3年后,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以避免复发;在停药期间如有任何复发迹象应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应给予更长维持治疗期;应去除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不良因素及施以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更有效的提高抗复发效果;任何一种精神疾病都需要完整的治疗规范,既是对医生专业水平的检测,也是对患者意志力的考验;疾病并不可怕,我们学会如何应对,就会战胜困难,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感谢分享,欢迎大家给予更多建议。

常见精神疾病有哪些】?

精神类疾病有很多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等等。而不同的精神心理类的疾病所使用的药物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建议患者先到当地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先向接诊医生说清楚自己的症状表现经过,在进行精神心理量表评估的检查,明确诊断之后在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常见的精神疾病有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酒依赖精神障碍、妄想症、分裂情感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疑病障碍、创伤应激障碍、神经性厌食等。

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按临床的说法:那些不积极,不向上,不努力,不友好,不***,不按常理出牌的都有精神疾病🤔其实有些呢算是缺点,比如脾气不好,我们国家现在基本消除了文盲,大家都受过教育,很多时候自己多注意,自律,一些小问题不是问题(O_O)?

常见十大精神疾病包括以下内容:1、精神分裂症(幻听妄想、迟缓、孤僻、狂躁)。2、抑郁症(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差)。3、意志缺失(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环境缺乏任何情感反应)。4、自闭症(起病婴幼儿期,男性儿童)。5、弗雷里格妄想综合症(热衷于和陌生人打交道,然后指控别人挚爱他,四处跟踪他)。6、强迫症(常见精神疾病,15岁——44岁中青年人)。7、科塔尔综合症(认为白己已死亡,或身体已残,实际是健康的,仍说自己有十严重的疾病)。8、恐惧症(产生强烈的恐填心理,恐高、怕独居一室,害怕封闭的空间)。9、痴呆症(老年人智力退化,失智症,65岁以上占5.5%,85岁以上达22%)。10、厌食症(无法维持正常饮食,靠药物维持生命)。一旦出现以上精神疾患应立即到精神专科医院检查治疗。不可拖延,家里人应同情他、支持他,开导他,千万不可打骂恐吓,给病人一个温暖的环境。否则适得其反,明白了吗?欢迎点评关注。

我国精神卫生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很多精神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像感冒一样普遍。

目前,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17.5%,其中女性21.8%,男性14.1%,意味着有超过2亿人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

更令人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而选择主动求助专业干预的不到8%。

原因是很多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使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强烈“病耻感”,不能顺利融入社会大家庭。甚至很多患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精神疾病的分类

1. 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 

2.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6.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

7.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 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9. 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

1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3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